1數理金融專業核心課程群的設置
數理金融專業課程群的構造應該突出知識在解決金融問題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對涉及到金融、數學、統計、計算機學科的知識,不以原有學科知識的完整性為準則,而是對照數理金融專業實際需求對原有學科的知識進行刪減、重組和增設。由于數理金融專業的培養目的是培養解決金融領域問題的人才,因此數理金融專業核心課程群的構造思路是立足原有金融學科,以培養學生量化解決金融問題的能力為導向,突出各學科之間的融合以及知識點關系的處理?;谶@一構造思路,我們對數理金融專業設置三個核心課程群:金融基礎課程群、量化金融課程群以及實證方法課程群。三者的關系在于金融基礎課程群是基礎,介紹金融領域的傳統理論知識;量化金融課程群是核心,是區別傳統金融學的關鍵,介紹現代金融理論的定價和風險管理知識;實證方法課程群是手段,即如何利用數學、統計學和計算機學科的知識對量化金融課程群中所涉及知識點加以實現,并進而解決實際量化金融問題。金融學基礎課程群和量化金融學課程群主要是基于傳統金融學科和現代金融理論的基礎進行構建。金融學基礎課程群涉及的課程主要包括金融市場學、投資學、國際金融學等,量化金融學課程主要包括資產定價、投資組合與風險管理等。實證方法課程群是補充數學、統計學和計算機等相關學科知識,由于數理金融專業對這些學科的理論知識沒有過深的涉足,僅需要能加以靈活運用解決量化金融問題,因此精選了隨機過程、金融計量學、金融數學軟件等課程。
2核心課程群內課程知識點構建
雖然我們對數理金融專業核心課程群及其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梳理,但是如果不對課程群內各課程知識點進行重新構建;那么我們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工作,即對數理金融專業課程進行粗線條地歸類、刪減和增設,更細致的工作是如何對課程群的群內及群間的知識點進行系統化的構建。
2.1以各課程群的整體建設目標組織各課程群內知識點
課程群不是幾門課的簡單疊加,而是圍繞課程群的總體教學目標,進行知識點的整合。因此課程內容不再是按照原課程知識點自然邏輯進行安排,而是打破原有課程的知識點的構架,選擇與課程群的整體建設目標相關的知識點,與課程群內其他課程知識點一起進行優化。在優化的過程中首先減少諸多課程內容的重復;其次根據課程群的建設思路和系統統籌規劃,對相關課程進行重新設計和整合構建,對具體課程知識點進行增、刪、整、并;最后根據知識點之間的關系以及重要程度進行教學時數和時間分配。
2.2以學生能力培養為導向注重知識點與實際案例的有效結合
數理金融專業的教學根本目的不在于數理金融相關知識點的傳授,而在于學生量化解決實際金融問題的能力培養。因此在知識點的梳理和構建過程中,應該緊扣實際案例,做到知識點的呈現與實際案例中問題解決有效結合。即,知識點的安排不是按照知識點的自然邏輯進行安排,而是以實際案例的問題解決過程進行知識點的篩選和安排,突出學生通過案例學習知識點,并能對知識點進行實際應用的能力培養。知識點與案例緊密結合不僅增加了知識點的鮮活性、立體性和形象性,而且有助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單純的知識點的傳授,只是讓學生掌握了知識點自身的邏輯體系;但是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學生需要能對問題進行解剖,抓住問題的關鍵,并在眾多的知識點中選擇恰當的知識點來分析問題,這卻是單純知識點的傳授所無法實現的。但是如果知識點的構建和習得過程中本身就是按照問題解決的邏輯進行的;那么在知識點的習得過程中,邏輯思維能力也會得到應有的提高。特別是對于應用性極強的數理金融專業,特別是課程群中的重要知識點,一定要與市場實際案例相結合,通過案例的引入、問題的解決、問題的引申來呈現知識點。
3數理金融專業核心課程群教學模式探討
數理金融專業核心課程群設置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量化解決金融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學模式也區別于單純以知識傳輸為目標的傳統教學模式。傳統教學模式一般是教師對學生的單向性的灌輸活動,學生的參與度不夠;導致的結果是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實際相脫節,無法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針對現實性、綜合性、復雜性極強的金融市場,我們提出了應用探究合作式教學模式開展數理金融專業核心課程群的教學活動。
3.1探究合作式教學模式的含義
探究合作式教學模式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探究學習”,二是“合作教學”?!疤骄繉W習”是1961年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施瓦布(J.J.Schwab)在哈佛大學舉行紀念演講會上提出的。認為教學內容應當呈現學科特有的探究方法去探究敘事,去解決問題;教師應當用探究的方式來傳授知識,學生也應通過探究活動來展開學習?!昂献鹘虒W”理論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美國教育家威廉•格拉塞提出的。合作教學模式是在充分相信學生,真正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的前提下,以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全員互動關系為課堂教學的核心,以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為教學的基本形式,以小組團體成績為評價對象,通過合作互動促進學生共同達到教學目標。探究合作式學習模式則是“探究學習”和“合作教學”的有效結合,可以概括成“創設問題情境—探究合作—總結、反思、評價—作業延伸”這樣四個環節(顧鋒娟,2009)。首先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主體意識;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究、合作討論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通過總結、反思、評價環節提升學生總結問題的能力;最后通過作業延伸對已學知識進行鞏固加深。
3.2數理金融專業課程群開展探究合作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實例
我們利用探究合作式教學模式對數理金融專業課程群進行教學模式改革,強調教學過程中的探究過程及學生的主動參與,以量化金融課程群中資本資產定價模型這一知識點為例子說明如何開展探究合作式教學模式改革,并且如何培養學生量化解決金融實際問題的能力。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簡稱CAPM模型)相關內容,該內容是量化金融課程群中“投資組合與風險管理”課程中“證券投資組合理論”章節內的重點、難點,也是現資組合理論的精髓;但是由于理論性較強,不容易理解,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囫圇吞棗,在學習后都不能加以實際應用。按照探究合作式教學模式的改革思路,我們對這部分內容按照案例引入、思考探究、實證驗證、總結引申的過程進行設計,并利用Excel對實證計算部分進行實現,使學生對CAPM模型相關知識有一個立體化、形象化、系統化的認知,并能付諸實際應用。
3.2.1案例引入
首先以案例引入問題情景,某個投資者要進行投資萬科這只股票,那么他需要思考投資萬科可能獲得的收益以及可能承受的風險,即引入了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中的兩個關鍵因素——收益和風險。
3.2.2初步探討
對萬科股票過去一年的收益和風險進行計算,并將其與整個市場的收益和風險進行對比,得到萬科的風險大于整個市場的平均風險,萬科在去年整個市場下跌的環境中下跌得更厲害。以數據的簡單對比形象地展示了收益和風險之間的關系,并逐步引入到風險和收益的定量化的模型——CAPM模型,即教學過程中的理論知識點。在這過程中引導學生利用Excel的ln函數、average函數、stdev函數、拖曳功能等實現對萬科和上證綜指的對數日收益率、日標準差、年化標準差等變量的計算。
3.2.3CAPM模型的實證計算
以萬科實際數據驗證CAPM模型,并通過對比CAPM模型計算出的期望收益與萬科過去一年的實際收益之間的差異,得出CAPM模型的核心知識點:市場只對風險資產的系統風險(貝塔值)進行補償,不對非系統風險進行補償。在這過程中引導學生運用Excel的covar函數進行貝塔值的計算,并利用萬科實際數據和CAPM模型計算出的差異,形象地闡述了雖然市場不對非系統風險進行補償,但依然會給投資帶來可能的損失。
3.2.4案例的總結和引申
總結案例,加深對CAPM模型、系統風險、非系統風險的理解。最后引申到實際投資中,給出兩個重要的政策建議。第一,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合適的貝塔值;第二,如何在實際投資中進行非系統風險的分散。
3.3探究合作式教學模式符合數理金融課程群的建設目標
數理金融課程群的建設目標是培養學生定量化解決金融問題的能力,通過上述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知識點的探究合作式教學模式設計,我們可以看出探究合作式教學模式有助于實現這一建設目標。(1)以投資者的投資思維過程出發組織該部分知識點,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2)教學過程通過案例引入、思考探究、實證驗證、總結引申等進行展開,激發學生主動思考,體現學習的思辨過程;(3)通過實例計算,使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有立體、直觀的感受;(4)用Excel對計算過程進行實現,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5)案例與知識點的有效結合,實現學生的“知”與“行”的統一。
4結束語
數理金融專業融合傳統金融學、數學、統計學、計算機學等多個學科知識,與其他傳統專業相比,一方面需要解決交叉學科龐雜的課程內容與學時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需要按照自身的培養目標,弱化學科之間界限,進行跨學科知識體系的重構。為此我們緊密圍繞金融市場對數理金融專業人才素質的要求對數理金融專業課程進行整合,率先構建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并重的專業核心課程群結構體系,具體包括金融基礎課程群、量化金融課程群和軟件應用課程群,并對課程群的教學組織形式進行合作研究性教學模式的改革思考,為數理金融專業改革和建設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顧鋒娟 徐愛民 單位:浙江萬里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摘 要 本文結合市場對數理金融專業人才素質需求特點,以及數理金融專業跨學科特色,探討了數理金融專業課程群體系的構建,并對探究合作式教學模式在數理金融專業課程群中的應用,為數理金融專業改革和建設提供了新思路。
關鍵詞 數理金融 課程群 探究合作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x.2015.07.054
Thinking on Mathematical Finance Curriculum
Group System and Teaching Mode
GU Fengjuan, XU Aimin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College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Ningbo, Zhejiang 31510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rket for mathematical finance professionals demand, and mathematical finance interdisciplinary character,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mathematical finance curriculum group system, and explore collaborative teaching model in mathematical finance curriculum group, and provide new ideas on science finance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Key words mathematical finance; curriculum group; inquiry cooperative teaching
近些年來,隨著高等教育朝著“厚基礎、寬口徑”的方向發展,專業課的課程門類與學時數受到大幅度精簡,這樣課程內容和學時之間沖突加劇,迫切需要對相關課程的群體性有一個整體融合和規劃。研究相關課程群體性的整體融合和規劃就稱之為課程群建設。課程群建設的中心思想是對教學計劃中具有相互影響、密切聯系、互動有序的相關課程進行重新規劃設計和整合。這些課程一般都從屬于某個學科門類,有著整體的教學要求,課程之間滲透性較強,有些課程之間甚至有共同的知識點,無論是從壓縮課時,還是從發揮課程之間的群體優勢方面都具有進行課程群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國內一些學者也較早認識到課程群建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課程群建設的共性問題,如陸為群(2007)提出了課程群建設的原則和策略;趙朝會(2008)探討了課程群建設所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由于學者對課程群建設一直以來主要關注某個傳統專業(馬媛媛,2013),很少有對數理金融這樣的新興交叉學科專業進行研究。
數理金融專業是融合傳統金融學、數學、統計學、計算機學等學科知識的新興交叉學科,目標是培養能靈活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金融領域的量化問題的綜合性人才。這一專業一方面需要解決交叉學科龐雜的課程內容與學時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則需要按照自身的培養目標,弱化學科之間界限,以面對市場量化解決金融問題的能力培養為主線進行跨學科知識體系的重構。為此,我們率先提出構建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并重的數理金融專業核心課程群結構體系,并對課程群的教學組織形式進行探究合作式教學模式的改革探索。
1 數理金融專業核心課程群的設置
數理金融專業課程群的構造應該突出知識在解決金融問題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對涉及到金融、數學、統計、計算機學科的知識,不以原有學科知識的完整性為準則,而是對照數理金融專業實際需求對原有學科的知識進行刪減、重組和增設。由于數理金融專業的培養目的是培養解決金融領域問題的人才,因此數理金融專業核心課程群的構造思路是立足原有金融學科,以培養學生量化解決金融問題的能力為導向,突出各學科之間的融合以及知識點關系的處理?;谶@一構造思路,我們對數理金融專業設置三個核心課程群:金融基礎課程群、量化金融課程群以及實證方法課程群。三者的關系在于金融基礎課程群是基礎,介紹金融領域的傳統理論知識;量化金融課程群是核心,是區別傳統金融學的關鍵,介紹現代金融理論的定價和風險管理知識;實證方法課程群是手段,即如何利用數學、統計學和計算機學科的知識對量化金融課程群中所涉及知識點加以實現,并進而解決實際量化金融問題。
金融學基礎課程群和量化金融學課程群主要是基于傳統金融學科和現代金融理論的基礎進行構建。金融學基礎課程群涉及的課程主要包括金融市場學、投資學、國際金融學等,量化金融學課程主要包括資產定價、投資組合與風險管理等。實證方法課程群是補充數學、統計學和計算機等相關學科知識,由于數理金融專業對這些學科的理論知識沒有過深的涉足,僅需要能加以靈活運用解決量化金融問題,因此精選了隨機過程、金融計量學、金融數學軟件等課程。
2 核心課程群內課程知識點構建
雖然我們對數理金融專業核心課程群及其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梳理,但是如果不對課程群內各課程知識點進行重新構建;那么我們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工作,即對數理金融專業課程進行粗線條地歸類、刪減和增設,更細致的工作是如何對課程群的群內及群間的知識點進行系統化的構建。
2.1 以各課程群的整體建設目標組織各課程群內知識點
課程群不是幾門課的簡單疊加,而是圍繞課程群的總體教學目標,進行知識點的整合。因此課程內容不再是按照原課程知識點自然邏輯進行安排,而是打破原有課程的知識點的構架,選擇與課程群的整體建設目標相關的知識點,與課程群內其他課程知識點一起進行優化。在優化的過程中首先減少諸多課程內容的重復;其次根據課程群的建設思路和系統統籌規劃,對相關課程進行重新設計和整合構建,對具體課程知識點進行增、刪、整、并;最后根據知識點之間的關系以及重要程度進行教學時數和時間分配。
2.2 以學生能力培養為導向注重知識點與實際案例的有效結合
數理金融專業的教學根本目的不在于數理金融相關知識點的傳授,而在于學生量化解決實際金融問題的能力培養。因此在知識點的梳理和構建過程中,應該緊扣實際案例,做到知識點的呈現與實際案例中問題解決有效結合。即,知識點的安排不是按照知識點的自然邏輯進行安排,而是以實際案例的問題解決過程進行知識點的篩選和安排,突出學生通過案例學習知識點,并能對知識點進行實際應用的能力培養。
知識點與案例緊密結合不僅增加了知識點的鮮活性、立體性和形象性,而且有助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單純的知識點的傳授,只是讓學生掌握了知識點自身的邏輯體系;但是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學生需要能對問題進行解剖,抓住問題的關鍵,并在眾多的知識點中選擇恰當的知識點來分析問題,這卻是單純知識點的傳授所無法實現的。但是如果知識點的構建和習得過程中本身就是按照問題解決的邏輯進行的;那么在知識點的習得過程中,邏輯思維能力也會得到應有的提高。特別是對于應用性極強的數理金融專業,特別是課程群中的重要知識點,一定要與市場實際案例相結合,通過案例的引入、問題的解決、問題的引申來呈現知識點。
3 數理金融專業核心課程群教學模式探討
數理金融專業核心課程群設置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量化解決金融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學模式也區別于單純以知識傳輸為目標的傳統教學模式。傳統教學模式一般是教師對學生的單向性的灌輸活動,學生的參與度不夠;導致的結果是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實際相脫節,無法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針對現實性、綜合性、復雜性極強的金融市場,我們提出了應用探究合作式教學模式開展數理金融專業核心課程群的教學活動。
3.1 探究合作式教學模式的含義
探究合作式教學模式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探究學習”,二是“合作教學”?!疤骄繉W習”是1961年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施瓦布(J. J. Schwab)在哈佛大學舉行紀念演講會上提出的。認為教學內容應當呈現學科特有的探究方法去探究敘事,去解決問題;教師應當用探究的方式來傳授知識,學生也應通過探究活動來展開學習?!昂献鹘虒W”理論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美國教育家威廉?格拉塞提出的。合作教學模式是在充分相信學生,真正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的前提下,以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全員互動關系為課堂教學的核心,以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為教學的基本形式,以小組團體成績為評價對象,通過合作互動促進學生共同達到教學目標。探究合作式學習模式則是“探究學習”和“合作教學”的有效結合,可以概括成 “創設問題情境―探究合作―總結、反思、評價―作業延伸”這樣四個環節(顧鋒娟,2009)。首先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主體意識;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究、合作討論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通過總結、反思、評價環節提升學生總結問題的能力;最后通過作業延伸對已學知識進行鞏固加深。
3.2 數理金融專業課程群開展探究合作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實例
我們利用探究合作式教學模式對數理金融專業課程群進行教學模式改革,強調教學過程中的探究過程及學生的主動參與,以量化金融課程群中資本資產定價模型這一知識點為例子說明如何開展探究合作式教學模式改革,并且如何培養學生量化解決金融實際問題的能力。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簡稱CAPM模型)相關內容,該內容是量化金融課程群中“投資組合與風險管理”課程中“證券投資組合理論”章節內的重點、難點,也是現資組合理論的精髓;但是由于理論性較強,不容易理解,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囫圇吞棗,在學習后都不能加以實際應用。按照探究合作式教學模式的改革思路,我們對這部分內容按照案例引入、思考探究、實證驗證、總結引申的過程進行設計,并利用Excel對實證計算部分進行實現,使學生對CAPM模型相關知識有一個立體化、形象化、系統化的認知,并能付諸實際應用。
3.2.1 案例引入
首先以案例引入問題情景,某個投資者要進行投資萬科這只股票,那么他需要思考投資萬科可能獲得的收益以及可能承受的風險,即引入了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中的兩個關鍵因素――收益和風險。
3.2.2 初步探討
對萬科股票過去一年的收益和風險進行計算,并將其與整個市場的收益和風險進行對比,得到萬科的風險大于整個市場的平均風險,萬科在去年整個市場下跌的環境中下跌得更厲害。以數據的簡單對比形象地展示了收益和風險之間的關系,并逐步引入到風險和收益的定量化的模型――CAPM模型,即教學過程中的理論知識點。
在這過程中引導學生利用Excel的ln函數、average函數、stdev函數、拖曳功能等實現對萬科和上證綜指的對數日收益率、日標準差、年化標準差等變量的計算。
3.2.3 CAPM模型的實證計算
以萬科實際數據驗證CAPM模型,并通過對比CAPM模型計算出的期望收益與萬科過去一年的實際收益之間的差異,得出CAPM模型的核心知識點:市場只對風險資產的系統風險(貝塔值)進行補償,不對非系統風險進行補償。
在這過程中引導學生運用Excel的covar函數進行貝塔值的計算,并利用萬科實際數據和CAPM模型計算出的差異,形象地闡述了雖然市場不對非系統風險進行補償,但依然會給投資帶來可能的損失。
3.2.4 案例的總結和引申
總結案例,加深對CAPM模型、系統風險、非系統風險的理解。最后引申到實際投資中,給出兩個重要的政策建議。第一,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合適的貝塔值;第二,如何在實際投資中進行非系統風險的分散。
3.3 探究合作式教學模式符合數理金融課程群的建設目標
數理金融課程群的建設目標是培養學生定量化解決金融問題的能力,通過上述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知識點的探究合作式教學模式設計,我們可以看出探究合作式教學模式有助于實現這一建設目標。(1)以投資者的投資思維過程出發組織該部分知識點,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2)教學過程通過案例引入、思考探究、實證驗證、總結引申等進行展開,激發學生主動思考,體現學習的思辨過程;(3)通過實例計算,使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有立體、直觀的感受;(4)用Excel對計算過程進行實現,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5)案例與知識點的有效結合,實現學生的“知”與“行”的統一。
4 結束語
數理金融專業融合傳統金融學、數學、統計學、計算機學等多個學科知識,與其他傳統專業相比,一方面需要解決交叉學科龐雜的課程內容與學時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需要按照自身的培養目標,弱化學科之間界限,進行跨學科知識體系的重構。為此我們緊密圍繞金融市場對數理金融專業人才素質的要求對數理金融專業課程進行整合,率先構建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并重的專業核心課程群結構體系,具體包括金融基礎課程群、量化金融課程群和軟件應用課程群,并對課程群的教學組織形式進行合作研究性教學模式的改革思考,為數理金融專業改革和建設提供了新思路。
項目資助:浙江省高等教育課堂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以探究合作式學習為核心的《證券投資學》課程改革與實踐”,寧波市數字圖書館網絡課程《證券投資學》建設項目,浙江萬里學院統計學重點專業建設子項目
參考文獻
[1] 陸為群.高校院校課程群建設的原則和策略[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11):111-113.
[2] 趙朝會.淺談課程群建設[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14):17-18.
[3] 馬媛媛.《金融學》在精品課程群建設中的教學改革思考[J].商界論壇,2013(11):237-238.
[4] 顧鋒娟.《證券投資學》探究合作式教材改革設想[J].科教導刊,2009(6):28-29.
【摘 要】該文章是關于《國際金融》和《證券與金融》課程教學經驗的探討。文章分為三個部分首先介紹了寫這篇文章的原因背景,其次從作者自身這兩門課的教學經歷出發介紹了這兩門課的教學實踐情況,然后從這教學經歷和實踐總中總結出了一些關于金融類課程的教學經驗。
【關鍵詞】金融;教學;經驗
一、背景
從事高職教育近十年以來,本人一直從事金融類課程教學,如主要負責國際商務系國際商務專業《國際金融》課程的教學,以及也參與過電子商務專業的《證券與金融》課程的教學(在我院一些專業開設了此課程如證券與金融專業等)。多年教學經歷中發現,雖然都屬于金融類課程,但是教學手段和方法上并不是都是完全可以照搬。在教學實踐中曾經也遇到過一些教學中的困惑,但是通過與學生、班主任和專業負責人的溝通,這些問題也得到了克服,提高了教學效果。這些年來也總結了一些關于這類課程教學中的一些看法,總結了一些經驗供大家參考。
二、教學概述
(一)國際金融課程教學情況介紹
我院國際商務系國際金融課程一般開設在國際商務專業,前期已學過的專業包括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商務入門等專業課程,因為國際商務類專業主要是外向型專業,學習內容主要涉及國際貿易相關的專業知識。此外,學習這門課程目的主要也是為了符合學生今后工作的崗位的要求,如外貿業務員,因此在《國際金融》課程教學過程中,主要教學目的和要求都是為了符合國際貿易的需要。所以在一周四節課冊教學時間里,我們主要突出三塊教學內容:第一塊是國際收支,主要突出的教學重點是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制作和分析,在這塊內容內容中主要突出如何分析國際收支平衡表,如如何辨別是國際收支平衡和不平衡,以及順差時運用什么政策調節,逆差時運用什么手段調節等;第二塊內容外匯和匯率的內容,如外匯和匯率的定義,直接標價法、間接標價法、即期外匯交易、遠期外匯交易,以及外匯交易風險的防范等,其中外匯交易的風險的防范是重中之重,如期貨合同法、期權合同法、BSL、LSI法等運用。本人在教授這些內容過程中,主要運用案例導入法,即引用的國際貿易相關案例與新課內容結合起來,慢慢漸進展開,不是片面的講述內容。因此與現實比較密切。由于本人除了在教授該門課程外也教授其他的國際貿易類課程,如國際貿易和國際貿易實務等,因此非常了解教學內容中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以及教學方法的使用上都能運用自如,教學內容安排深受學生的喜愛,很多畢業的學生反饋給我的意見認為,該課程對他們的現在的工作很有幫助。
(二)證券與金融課程教學情況介紹
我院一些專業開設了該門課程。如電子商務專業和證券與金融專業等,本人有幸參與了電子商務專業的證券與金融課程的教學。該課程一周兩節課,前期學生已開始接觸到了電子商務等專業課程,該專業由于專業需要,主要專業課程都很提倡學生的動手能力,因此學生的開放性思維能力也很強,當然在第一次教授該專業學生的時候我,我還疑問為什么該專業要開始該門課程。是專業學習的需要,還僅僅是形式呢?我原以為電子商務學生學習該課程主要是在今后的工作過程中金融方面的內容,畢竟很多電子商務也是國際形式,因此在選用教材方面選用了一本與國際金融課程教材內容相近的教材,在教學時間安排上,主要是理論與實訓相結合,實訓內容是運用模擬金融軟件進行模擬股票交易,為了讓學生更深的了解金融理論,因此理論課時設計上占多數,主要通過運用案例法來展開教學。我也原以為憑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這門課教學內容將會受到學生的喜愛,教學效果也將會不錯。但是一個月下來,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學生反映認為教學內容很好,但是并不知道和專業有何聯系。該專業系部領導和班主任將學生的意見反饋給我,希望我咨詢一下專業負責人。通過與該專業的所屬的教研室主任交流后,才知道通過該門課程不但是要讓學生了解金融相關理論知識,主要通過學習任務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動手能力,養成全面考慮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習慣,盡量減少理論部分的課時加大實訓部分的內容……,通過溝通后消除了我教學上的疑問,我重新調整了教學安排,教學過程中加大運用了視頻教學方法,該方法直觀,吸引力強,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加大了在實訓室的教學時間,使得學生能將老師講授的的知識很快的付諸實踐,在教學過程中教會學生如何巧妙的進行外匯和股票交易,在把握機會的同時,不但要計算利潤,也要更好地規避風險。技能測試我也要求每個學生上交這個學期股票和外匯模擬交易的總結,分析你交易的理由和盈虧的原因。學期結束后,很多學生都感覺意猶未盡,學習到了很多分析問題的方法。不但學會遇到困難經常通過QQ,電話等方式與老師取得聯系,來獲取相關意見,而且同時也學會了通過其他手段獲取自己做交易時需要的信息,因此很多學生上交的交易總結都寫的非常的好,非常的專業,期末考試的成績也非常的好,使我非常有成就感。
三、教學經驗總結
(一)課程教授前深入了解該專業開設該課程的需要
因為我本身就是國際商務系的老師,所以很了解專業開設每門課程的目的和教學目標,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容易犯錯,教學效果也很好,容易讓學生接受。但是如果跨系授課,或自身不了解很深的專業進行授課,如果不進行前期與專業的負責人聯系和溝通,那么就很達到教學目標,學生也很難接受你,好的溝通也有利于授課老師在教學方法和手段,教材的選用上可以少走很多的彎路,較好地達到教學目標,因此,如果該系課程由外系老師授課時,應安排一個課程老師和專業負責人的交流時間,最好授課老師能獲取該課程的教學大綱和標準,這樣能更清晰地把握教學思路。如果教學過程中,發現教學大綱和標準有不科學的地方,也應該及時向專業負責人反映,以便今后更好地實施教學。
(二)金融課程教學方法應該多樣化
引入模擬教學軟件前后的教學效果,很多金融類課程老師可以很好地對比出來。明顯運用模擬教學軟件效果更好,即在實訓室授課任務效果更好,學生積極性高,參與的熱情高。但是如果一味的在機房實訓室授課,雖然形式上比在教室好,如果不好好把控,其實學生會在課堂上利用電腦做其他的事情,因此,在此建議運用任務驅動法,每次2堂課都要依據教學大綱布置任務,第一節課講解,第二堂課完成任務,下課前完成任務后上交實訓總結或作業,可通過紙質作業提交或網上提交。下次課公布成績,好的學生表揚,不認真的學生要指出不足,并多與積極性不高的學生接觸,了解不感興趣的原因,以便調高教學效果。此外,本人發現除了案例教學外,視頻教學方法值得推廣,例如金融知識與現實聯系密切,涉及到的相關專業知識,通過播放現實的熱點話題視頻,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效果較好。
(三)金融類課程考核方式多樣化
金融類課程其實要突出與其他類課程的不同,就體現在其與現實聯系的密切性。因此老師在選用考核學生的掌握情況方式時,不要只選擇試卷考試一種形式,如果只是讓學生背答案,并不能體現你的教學效果和真正掌握學生掌握情況,可以考慮上交實訓總結,研究報告,以及采用股票交易大賽或外匯交易大賽等形式來考核學生的情況,即使使用試卷考試,應該多設計聯系現實密切的案例或開放性問題來進行,避免設計書上直接給答案的題目。
注:本文為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舉報文章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