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生輟學是當前中等職業學校面臨的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學生流失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是多方面的,也是深遠的,應予以高度重視。筆者通過走訪調查,認為中等職業學生退學的原因應該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學生自身原因、學校原因、社會原因。
【關鍵詞】中等職業教育;輟學;學生自身因素;學校因素;社會因素
學生中途輟學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是深遠的:一是導致高中階段的教育畸形發展,跟不上整個教育的發展趨勢,于教育的總體走向不利;二是導致中職教育資源流失,于地方職業教育發展不利;三是導致中職招生難度愈來愈大,嚴重影響到中等職業學校的生存和發展,于學校發展不利;四是不利人才培養,流失的學生因未完成在中等職業學校的學業,使得接受并完成中等職業教育的人越來越少,因此“使沒有畢業文憑的青年在謀職時總是處于幾乎難以改變的不利地位。其中一些人因被企業視為‘不可雇傭的人’,便最終被排斥在職業界之外,失去融入社會的任何機會”,于職校學生的發展不利。經過筆者走訪調查,認為學生中途輟學的原因存在如下幾個方面:
1.學生自身原因分析
1.1學業基礎差
學生是學校最基本的資源。學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具有特定社會屬性的人,其具有以下特有的本質屬性:學生是具有特有的發展潛能的人;學生是具有發展需要的人;學生是教育的對象等。
對于中等職業學校而言,學生之于中職學校猶如人的身體部位之于人。因此學生的生源和質量就對中職學校的發展產生了極大地影響。然而現實社會中,有太多的人用帶彩的第三只眼睛看待職業教育,尤其是中等職業教育。這些人不能正確定位職業教育的作用、角色和地位,以至于把職業教育看出是“二等教育”、“末流教育”等,認為那些中職生成績差、考不上高中,迫于無奈才選擇的中職學校,他們是教育的邊緣者。這就給從事職業教育的人以及在職業學校中就讀的學生無形中造成了惡劣的影響,更甚者會造成學生心靈的傷害。
1.2缺少良好的學習習慣
對學生而言,如果學生能形成良好的習慣,尤其是學習習慣,那么他們的成績理所當然會有很大的進步。那些選擇中職學校的學生之所以基礎差、成績不好,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男生在這方面表現更差,在大多數的課余時間他們就沒有主動學習的意識,不學習干什么呢?于是乎他們就集體上網、喝酒、打游戲、無所事事、有的甚至酗酒生事,更有甚者還有一些學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1.3自我約束力差
自我約束力對一個人的成長、學習、生活、道德等有很大的影響。與高中生相比較,中職學校的學生的自我約束力不強?,F實中的中職學生給人更多的印象是紀律散漫、消極、悲觀等一些充滿貶義的詞匯。筆者對部分中職生關于中職學校生活的滿意程度做了調查,結果令人匪夷所思。僅僅有不到40%的學生對自己的中職學校生活持滿意態度,剩下60%多的學生抱著無所謂、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學校生活。試問,在主觀意識里就對自己的學校生活不滿意,那么,你的學習、生活、人際交往等又能發展到哪兒去呢?隨著境況的不斷惡劣,有些學生就沒有勇氣,也沒有任何信心繼續在中職學校生活和學習,于是,他選擇了輟學,去從事其他的職業或者方向。
2.學校因素分析
2.1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質量缺少保證
中等職業學校其課程設置在教學內容的處理與呈現,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結果的評價上,還是以傳統的普通中學的模式進行,盲目向高中或高等院校貼靠。這樣導致課程設置與經濟發展不同步,與社會需求不相適應,使課程設置大大滯后于經濟發展和社會需求。從而一方面造成了學生的高分低能,學生因缺乏實際操作經驗而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單位卻找不到急需的實用人才。即,學生在現實的競爭中喪失了競爭優勢,從而也降低了中職學校的吸引力。這其實也是最近幾年中職學校招生難的一個主要原因。這些問題的存在,已經嚴重影響著中等職業教育的質量、中職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以及社會對中職生的接受和人們對這種教育的認同。
2.2職業指導的不力
職業指導不力更加加劇學生對就業的恐懼??陀^地說,由于中等職業學校的生源質量與教學質量不是很好,久而久之導致的最惡劣的結果就是學生就業的困難。因為“這個教育體系難以適應日益發展的社會的需要,它所教育出來的人并沒有受到恰當的訓練,因而不能適應社會的變化。當這種體系所授予的資格和技術不能滿足社會的要求時,這些社會便拒絕接受這些畢業生?!睂W生不能順利就業,自然會引起社會上的很多人對中職學校的不信任。缺乏良好的職業指導勢必導致中職學生出現輟學的不良現狀。
3.社會因素分析
學校是社會的組成部分,學生之所以輟學自然離不開社會風氣的影響。根據筆者的訪談和調查,社會因素主要以下幾個方面對中職生的輟學產生了負面影響:
3.1世俗的評價觀念
在我所調查的所有的就讀于職教類學校的學生,都是中考時成績無法達到普高要求的同學。作為一名中職生,無論你的綜合素質有多高,中職生都是學業的失敗者,你都要從事體力勞動,受別人的管制,自然談不上成功了。從以往的招生過程中可以看到從來沒有一個學生或家長從一開始就希望讀職校的,而是實在沒辦法才走這條路。而對于這些一開始就戴著“失敗”帽子的他們來說,心里也顯得特別脆弱,并且學生在選擇是沒有足夠的內需動力,一旦碰到不如意就特別容易放棄。
3.2“錢本位”的價值導向
人們對周圍的人是否成功,大部分都體現在經濟評價方面。這也導致了一部分學生看到周圍創業成功的人后,會抵制不住財富的誘惑,不顧自身的條件和資歷,逃離了校園尋求財富。從調查的結果來看,有7%的學生是在家長的安排下離開學校的。而其中部分家長也是受了周圍人的勸說而做的決定,有一部分是看到以前畢業的學生一部分又回到家里工作和沒有讀書的孩子一樣,認為浪費時間,有一部分畢業之后根本九就找不到工作,總而讓孩子離開校園尋另謀出路。也有一部分是由于家長有良好的社會關系給孩子安排好了后路,而讓孩子離開校園的。
3.3學生周圍復雜的社會環境
我國政府一直在強調“經濟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但在現實生活中好像對經濟的熱情遠遠大于精神的,致使各種腐朽思想和不良文化也有所繁衍發展,校園周圍的環境也日趨復雜。在筆者所調查的這所學校的周圍有各種各樣的游戲廳、臺球室、網吧。在它在不遠處的鬧區更是應有盡有,作為抵抗力不強的學生,一旦接觸外面的花花世界,必定有部分學生會逃離寂寞的校園,投身于社會大環境。有時難免生出事端,甚至還會發生打架斗毆和敲詐勒索,使一些學生和家長沒有安全感,導致部分學生離開甚至逃離校園。
總之,根據調查結果,中職生高輟學率的發生是社會、學校、家庭和學生個人共同作用的后果,如要減少和杜絕此類事情的發生,必須對癥下藥,需要幾個方面共同的努力。
【參考文獻】
[1]袁振國.當代教育學[M].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2]吳桂坤.中等職業學生流失現狀與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
[3]王繼平.關于中等職業學校職業指導的幾個問題[J].教育與職業,2002(3).
[4]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12.
注:本文為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舉報文章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上一篇: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徑分析 下一篇:如何提高武警消防滅火救援初戰指揮能力
發表評論 快捷匿名評論,或 登錄 后評論